我適合干這行嗎?
“我不是學藝術類專業(yè)的,我適合做UI嗎?”
“我是學藝術類專業(yè)的,我想轉行做UI,需要學習什么呢?”
“做UI設計師,必須要手繪嗎?需要學習編程嗎?”
這是我聽到的比較多的問題,我想在這里解答一下:做UI(視覺設計師),其實沒有絕對的專業(yè)門檻。當然如果你本身是學設計相關專業(yè)的,在就業(yè)時會有一定的優(yōu)勢。
做互聯(lián)網產品的設計師需要比較綜合的能力,如果會手繪、或者是編程,當然會有加分,但這也不是必須的。
菜鳥怎樣入門?
拿我自己的經歷來說吧,當時我還在上學,無意中發(fā)現(xiàn)了“UI設計”這么一個職位。由于我自己具有理工科背景,有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歸納能力,愛思考解決問題,尤其是處理復雜棘手的問題;同時我又學過幾年設計課程,對設計非常感興趣。因此直覺自己非常適合這個職位。
但光適合是不行的,還得有一定的基礎知識。我還記得第一次和一群同學去一家外企面試實習UI設計師的時候,面試官問:如果讓你設計一個頁面,你怎么考慮呢?旁邊的同學上來就說:“恩,我可能畫個花什么的……”面試官臉色突變,打斷他道:“你應該考慮用戶的需求”。那次面試,我們幾個都失敗了,最后錄用了一個工業(yè)設計專業(yè)的學生。后來我才知道,這個專業(yè)雖然不是交互設計專業(yè),但屬于相關專業(yè),課程中也含有一些人機交互、界面設計的內容。
于是,為了成為一名專業(yè)的交互設計師,我給自己定了一個計劃:先閱讀大量相關書籍,積累專業(yè)知識,然后爭取找到一個實習機會,畢業(yè)后順理成章的成為一名交互設計師。
但其實實施起來困難重重:書倒是看了不少,但因為沒有相關的工作經歷,很多東西并不能真正的吃透;交互設計崗位基本上僅存在于幾個大公司之中(現(xiàn)在好很多,一些小公司也有這個職位了),職位機會很少;雖然學校里沒有交互設計專業(yè),但大量的工業(yè)設計畢業(yè)生也在搶占這個職位,競爭極其激烈。
在經歷了8個月之后,我終于得到了一家大公司的面試機會。但到了那里我就不知所措了:加上我一共四個應聘者,其他三位都是工業(yè)設計專業(yè),并且每個人都有半年以上的相關實習經歷。我忐忑不安起來。
面試環(huán)節(jié)中,一個女生遲到了半個多小時,令面試官頗有不滿,更讓人沒想到的是,輪到她介紹自己時,語氣咄咄逼人,不僅過于夸張的強調自己有多么優(yōu)秀,還有意無意的貶低對手。而另一個男生,雖然專業(yè)背景和實習經歷都非常符合,但卻感覺沒有太多激情和思考,表現(xiàn)平平。我不由得松了一口氣。
筆試題目很簡單:你認為你的手機有哪個地方設計的不好嗎?請?zhí)岢龈纳平ㄗh。面試官給每個人發(fā)了兩張白紙,其他三個人馬上奮筆疾畫,開始流暢的在大白紙上畫流程圖、線框圖,我不由得感慨:有工作經驗的就是不一樣啊,相比之下我真的是個純菜鳥。
不會畫線框圖的我決定用自己的方式來回答這個問題:我認為設計一定是有理有據的,而不完全是在于表現(xiàn)形式。所以我先陳述了一下手機的一些基本使用情況,比如我認為大部分人都只會用到3個功能——打電話、發(fā)短信、鬧鐘(那是大約09年的時候)。所以要解決設計問題,應該先重點去排查這3個功能的問題。最后我選擇了“發(fā)短信”這個功能。我將自己置身于一個真實的使用場景,描述自己完成某一個具體的任務(當然這個任務必須得是合理的、經常發(fā)生的)時,會發(fā)生的一些情況。而目前的設計如何干擾了我完成這個任務,我覺得應該怎樣改善更合理之類的……最后洋洋灑灑的寫了兩大篇紙??粗约和崞吲ぐ说囊皇譅€字,再看看旁邊三位精美的線框圖,當時真是欲哭無淚……
然而最后的結果出乎意料,我打敗了其他對手,得到了去這家公司實習的機會。可以說,這家公司的交互設計師都是大牛,10年以上經驗的人不在少數(shù)。后來我問其中一個面試官,為什么我可以得到這個機會,她說:我們其實不是很注重表現(xiàn)形式,我們注重的是思維。我覺得你的思維很好。有的人可能確實有經驗,但光會畫圖,缺乏必要的思考也是不行的。
所以作為一個菜鳥,在入門時不要著急,慢慢的積累自己的專業(yè)知識,不光要看書,還應該盡量多看看一些設計網站上的文章。因為書籍可能比較偏理論,而網站上的文章更偏實際一些。平時多注重培養(yǎng)自己的思維和理念,而不是急于畫圖;多研究一些好的產品,思考人家這么做的原因,這些都是設計師日常必做的功課。
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找一個實習或正式工作,積累項目經驗。如果去不了大的工業(yè)設計公司可以去小公司,小公司去不了可以自己主動做一個虛擬項目,或是優(yōu)化現(xiàn)有的某款產品,重要的是要表述清楚自己的思路,而不是只展示設計結果。把這些東西當做自己的作品去應聘,也會給自己帶來一些機會。做完項目后要注意及時總結,寫日記、博客、寫讀書筆記等都是很好的習慣。
總的來說大概就是下面這個圖: